校企合作网欢迎您
入库院校
1567所
毕业生
286553人
入库企业
3027家
需求岗位
216291个
今天是: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政策解读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功能完善、省域统筹与生源引导

[ 发布时间:2023-06-12 | 浏览:18431次 ]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职教高考成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从制度功能的实现角度来看,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的关键在于考试招生机制功能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拔分流需求。从制度建设的过程来看,职教高考是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省级统筹建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省域职教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并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等举措,需要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等多主体、多要素参与。此外,职教高考为学生按兴趣特长选择成才路径提供专有渠道。各类潜在生源通过职教高考对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进行科学测量评价,进而选拔分流至适合个体能力发展的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获得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总体来看,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主要集中在功能完善、省域统筹、生源引导三个方面。


关键领域一:通过对技能考试的深度构建完善制度功能


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主要面向专科层次,考试办法以文化考试为主,技能考试地位相对较弱。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将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注重考查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技术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在考试形式、内容设计上体现出有别于普通高考、服务高职学校选拔需求的特点。从实践效果看,分类考试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普职之间选拔路径的合理区分,基本满足专科层次职业学校的招生需要。相较而言,职教高考的考试时间、科目内容、招生计划、招录标准等设置更符合职教规律,突出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要考查内容和方式,特别是通过深度构建技能考试的方式和内容来完善制度功能。一是在普职路径划分方面,进一步满足高等职业学校对人才选拔的需求;二是提升测量生源能力和潜质的信度效度,使生源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与高等职业学校培养标准相契合;三是科学考查各类生源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能力和潜力,满足高职高专与职教本科院校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技能考试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深入研究“为什么考”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对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特别是本科层次)的知识技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层次的匹配;其次,深入研究“考什么”的问题,即如何设计、建立以工作任务为背景、按大类分割的技能考试体系;最后,深入研究“怎么考”的问题,即如何科学设计、建立特殊的技能考试环境。


(一)以明确“为什么考”引导考试功能完善

职教高考技能考试的主要任务是对不同类型生源技术水平进行区分,评价生源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能力和潜力,满足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和职教本科层次不同办学定位对考生技能素养的要求。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区分度”。一般意义上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这里的区分度是指对考生技能水平的细致区分,以及本专科招生培养需要的层次区分。因此,职教高考技能考试的目标应以基础性和思维性作为考查考生职业技术能力的理论支撑,实现对高等职业教育潜在生源技术技能水平的考查和排序,与文化素质考试共同在制度的中观层面实现对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与本科的分层、分类选拔。基础性并非选择最简单的考试内容,而是在体系化专业大类内具有较高共识或共享度的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考试体现学生操作技能熟练度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度,以及工作情境适应性方面的甄别与测试,以考查考生基本的技能水平。思维性是指在技能操作、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上,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考生发展潜力、跨职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的考查。考试时表现为侧重考查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综合性问题解决能力和技术思维水平。


(二)以明确“考什么”推动考试体系建设

技能考试的建设有两个必备前提:一是智力、技能等素养测量目标是潜在的、隐蔽的,需要通过试题加以“刺激”,对考生反应结果进行评价。技能考试应以何种方式、内容加以“刺激”,即题目样本的代表性与考生行为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受考试时间、地点和形式等限制,任何一次考试、一张试卷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考查规定的全部内容,技能考试也不例外,如何在考试内容、方式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以满足技能考试的需要是当务之急。目前看,以纸笔考试为主的智力测量日臻成熟。普通高考以成熟的、体系化的科学理论知识为载体形成的考试评价体系,很好地承担了高中阶段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枢纽功能。相对而言,技能考试内容仍有极大的探索空间。总体来看,技能考试亟需建立一个背景性的考试内容体系作为“总载体”。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性和技术性是其本质特征,因此,“总载体”必须是围绕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形成系统化的技术理论和实践考核体系。技能考试的建构可使用“抽样外推”的方法。“抽样(sampling)的基本观念是从部分到总体的统计外推——从‘样本’到‘总体’”,即按照专业大类的单位建制,对专业大类中每个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把对应不同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包括规范性的操作及其相关思考、意识等共性的核心职业技能筛选出来,筛选结果即为按大类划分的职业能力模块库,各库的集成就是职教高考技能考试体系。使用技能考试体系时可采取“体系倒推”的方法,即依据体系中模块库内特定任务设计特定的、典型的工作活动,针对不同生源群体统一制订职业技能考评方案,形成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技能任务的操作要求、考试规范和评价标准,据此实施技能考试。


(三)以明确“怎么考”促进考试方法革新

比较来看,纸笔考试多用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中的真分数理论来进行结果描述,“穷尽”之处在于将测量误差减少到极致水平以求得对考生真实水平的最大限度接近,因此,其科学化程度越来越依赖于命题质量。技能考试相对为全域观察,除了关注试题样本的代表性(科学性)外,至少还要关注两个“测量侧面”:一是注意题目与考生交互形式上的特殊性。技能考试大多在虚拟或特殊布置的环境中完成,考生需按照考试指令在范式性的工作情境中完成测试任务。考试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取决于获取被试样本时的条件个数、结构和性质等。二是技能测试结果的评价方式属于表现性评价。考生展示出的技能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和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都基于操作过程中考查要点或技术参数进行评价。考官能否对操作过程给予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评定极为重要。考试时,需为技能考试制订详细的参照标准,最大限度对技能的完成度进行量化评分,降低人工评分的主观成分;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机交互等技术,将动作识别技术引入技能考试评价中,提高技能考试客观评测的程度和范围;以及使用相应的设备全面捕捉考生的动作特征等措施都将对测试效果产生积极效用。


关键领域二:在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中统筹配置省域职教资源


职教高考不仅是服务高等职业教育选拔人才的招生考试制度,而且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省域内职教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目前除少数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外,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省内,毕业生则主要服务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合理规划现有职教人才选拔分流模式,建设职教高考制度的过程,也是运用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手段,统筹配置职教资源的过程,主要涉及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资源公平公正分配的问题。


(一)促进专业设置适应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满足这一要求的关键在于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相适应。“产业”原指“工业”,即“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其概念逐渐泛化为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不同省份以及省内不同区域对劳动者类型、技能、素养的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专业是高校根据科学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的人才培养的学科类别,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相适应。在专业综合布局上,聚焦行业需求旺盛、有潜力和区域优势的专业,立足稀缺性专业,避免专业大众化和同质竞争;在专业调整方式上,结合专业方向调整和布局优化需求。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应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服务产业、技术和产品结构完善与升级的能力就强。反之,则导致人才过剩积压、就业率低,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不能得到满足,难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招生考试是专业培养的前提,职教高考是以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的招生考试标准,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技术前沿变化的紧密衔接程度,是科学评价考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潜质的重要基础。在考试内容与技术方面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专业对考生技能的需求,将专业培养对考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发展需要、专业学习的需求转化为考试标准,形成稳定的、特色鲜明的招生考试标准。在招生方面,以招生计划作为调整专业规模结构的手段,引导高等职业学校限制、淘汰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实现考试招生与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就业“无缝”对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效。


(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职教高考通过选拔分流功能为高等职业学校服务,一方面以统一的招生考试标准评价准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潜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即贯通;另一方面发挥“指挥棒”的正向作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等潜在生源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核心能力等进行前置引导,提升其职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即引领。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省情引导学校调整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地方和行业需求,统筹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从培养方向、专业体系、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改革。高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导,积极拓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主要定位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及独立学院转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更大规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好准备;在高职(专科)层次则应引导学校提质培优,为城乡新增或存量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


职教高考在带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多个领域,需要制度化的综合保障。一是需要建立统筹发展中高等职业学校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学校的倾斜力度,保障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经济支撑和财政投入。二是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应建立健全协调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划机制,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有效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引导师资、生源以及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信息等职业教育公共资源在职业学校之间合理分配,增强中高等职业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数量与劳动力就业市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适应。


(三)保障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公平公正分配

公平和效率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关键问题,从宏观角度看,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分配包括教育投入、师资建设、总体分配的控制,其公平性体现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办学单位之间的均衡发展。从中观角度看,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分配原则的公平性体现在让每一个有需求者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配方式的公平性体现在高等职业学校特别是本科层次院校入学机会平等,分配过程的公平性集中体现为考试程序的公平。职教高考由“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构成,维护考试程序的公平性应从三方面发力。第一,以纸笔方式实施的文化素质考试,应按照普通高考相应措施保障考试公平。执行要义是在考试过程中制度、设备、人员三环节协同管理、互相制约,从试题命制、试卷印刷与运送,到考试实施,最后到评卷和成绩公布、投档录取,均以严密的实施流程和操作规范加以控制。第二,技能考试的组织实施方式还处于持续优化阶段,其公平性既体现在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形式,避免因流于形式或简单易过而成为考生拿学历、上本科的捷径;又表现在考试过程中克服考生、公众、外界对技能考试难以完全标准化,以及对操作工具、环境依赖性较强等客观因素对公平性影响的顾虑。解决之道在于通过科学设计,将技能考试中操作技能、技术要求等难以标准化和外显化的测评内容客观展现出来,最大限度降低系统性误差。同时,强化考试内容、形式与评价标准的适配,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完善评分方法,包括聘请多个评委同时评分、分差较大时引入仲裁机制等方式减少评分误差。第三,不论文化素质还是职业技能考试,凡涉及招生计划、政策、考试资格公示事项,如对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免予技能考试的政策,退伍军人、下岗职工、新型职业农民等非传统生源资格鉴别等事项,应多级多途径公示以接受社会充分监督。


关键领域三:通过多元引导满足生源多样化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具有目标多样、类型各异、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文化与技能水平不均衡等特点。目前,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中职学校(包括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特点是职业技能较强但文化基础较弱;第二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特点是文化基础相对较好,但职业技能缺乏;第三类是非传统生源,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特点是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均有不足。三类生源在学业基础与技能水平上都存在差异,了解生源基本特征,根据生源类型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引导,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适配,是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指向——为中职学生提供延展性指导

分类考试以及设立职教高考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个时期以来,突出就业导向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秉承的办学理念,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定位于就业教育。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从业人员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升等原因,中职学校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不断减少,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考综合改革以分类考试方式,推进中职与高职贯通培养。职教高考进一步凸显技术技能本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构建社会公众认可的职教人才选拔机制,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衔接和延展。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潜在生源,中职学生具有职业教育始读年龄早、培养周期长、技能水平相对高的优势,但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性和内部的差异性(中职内部就有中职校、职业高中、技校三种不同的办学形式),使得同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上不尽相同,发展目标也不明确,学生和家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涯指向既感困惑又有需求。面对职教高考,中职教育要从传统的就业导向转变为生涯延展指向,面向中职学生广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学科专业发展特点及就业、升学方向的指导,将中职专业与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既回应学生个体生涯发展的多元需求,也满足学生、家长对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美好期待。


(二)转向——为部分普通高中生提供切入性指导

普通高中教育有其特色化发展的需求,不同高中均注重以办学志趣、育人理念体现个性化发展的特征。但是从普通高中教育类型化的基本“范式”来看,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都要通过对教学时间的组织和安排加以体现。特别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普通高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办学者根据其对高中教学管理规律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组织安排。高中阶段教学教法或有不同,但总规律体现在根据高中学段学生所处认知发展阶段的思维发展特点和个性特征,用“重复的例行程序”将普通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渗透到学生知识结构和价值观的塑形当中。高考的体系和内容划定了高中教学时间的规制,不能适应这一时间规制的学生将面临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合理转向。当然,转向不能通过打破普通高中整体规律的教学组织安排来完成,而是对不能适应普通高中教育时间规制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做好心理和学业准备的转向辅导。在心理上,通过生涯指导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和管理能力,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在学业上,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入手,推进职业适应能力的养成,发现并培养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潜力和能力。


(三)导向——为非传统考生提供嵌入性指导

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非传统生源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潜在生源。面对就业或转业需求,其并不满足中职教育、短期或线上培训的方式与途径,也有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学历、提升技能的需要。由于年龄和学习经历的差异,非传统生源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也不相同。相对于中职学生主要侧重于技能升级和生涯发展,普通高中学生主要侧重于升学途径和路径选择,非传统考生主要侧重于从业就业、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因此,对这类生源的引导,既不同于职教类学生的延展性指向,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的切入性转向,而应以“持久参与”的嵌入性导向协助其参加职教高考,实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导向就是通过言语沟通或其他方式的沟通去影响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引导自己或他人按照一定的方向行动考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明确需求带动明确导向:一方面提高职业教育思想植入的高效性,提升非传统生源参与职业教育的源动力和主动性,避免参与过程中的随意变动;另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方向感,协助其在确定适合自身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发展方向后参加职教高考。对职业教育事业来说,加强导向作用有利于考前培训等活动的针对性和学习要素的丰富性,夯实非传统生源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的基础,推动其适性发展;也有利于过程质量控制,避免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松散与宽泛。


作者:柳靖 刘超 柳桢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6期
引用格式:柳靖、刘超、柳桢.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功能完善、省域统筹与生源引导[J].职业技术教育,2023(6):15-19.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